古人生活中幾乎無時不在用香,蘭蕙清芬,沉檀雅韻,龍麝華貴,裝點了文人雅士們的優雅生活。而眾香之中,沉香為首,最是受到推崇。然而以香入詩者多,以香為文的卻罕見,蘇軾這篇《沉香山子賦》算是其中佼佼者。四六駢體,韻律雅正,雖寥寥數言,而內蘊華章。
這篇《沉香山子賦》就作于蘇軾在儋州時期。儋州即今天的海南島,北宋時期尚且未經開化,還算是蠻荒之地,但此處勝在物產豐富,不同于中原。蘇軾貶謫到此,能“日啖荔枝三百顆”,玩賞最上等的海南沉香,留下這篇香學佳作。
蘇軾與香有極深的淵源,他一生愛香玩香,還自己調配香方,留下了許多寫香的詩詞。這篇《沉香山子賦》是他晚年所作,一生遍閱眾香而獨愛沉香,足見沉香之高妙。其中許多描述,都十分精準地概括了沉香的特點,直至今日看來,依然給人以諸多啟發。
原文:
古者以蕓為香,以蘭為芬,以郁鬯為祼,以脂蕭為焚,以椒為涂,以蕙為薰。杜衡帶屈,菖蒲薦文。麝多忌而本羶,蘇合若薌而實葷。嗟吾知之幾何,為六入之所分。方根塵之起滅,常顛倒其天君。每求似于仿佛,或鼻勞而妄聞。獨沉水為近正,可以配薝卜而并云。矧儋崖之異產,實超然而不群。既金堅而玉潤,亦鶴骨而龍筋。惟膏液之內足,故把握而兼斤。顧占城之枯朽,宜爨釜而燎蚊。宛彼小山,巉然可欣。如太華之倚天,象小孤之插云。往壽子之生朝,以寫我之老勤。子方面壁以終日,豈亦歸田而自耘。幸置此于幾席,養幽芳于帨帉。無一往之發烈,有無窮之氤氳。蓋非獨以飲東坡之壽,亦所以食黎人之芹也。
譯文:
古人以蕓為香,以蘭為芳。為了取香,敞開郁鬯酒,焚燒脂蕭,以椒泥涂壁,以火灼蕙草,將杜衡佩在衣服上,用菖蒲裝飾門面。麝香多惡而且味本羶腥,蘇合似有五谷的香氣而實辛臭。哀嘆我輩懂得甚少,都為物性分散了智慧。六根、六塵的起滅,常使心智顛倒不清。每次求得的似真而實錯,有時鼻子嗅而不辨。只有沉香近于正味,可與著薝卜用并存。況且沉香又是海南特產,實在超過眾香而不一般。不僅其堅如金,其潤如玉,而且其質似.鶴骨龍筋。沉水的沉水因膏液充盈本體,個頭雖然纖細,但是放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份量??纯茨切┰侥系目菪喑料隳?,該用它燒鍋灶、熏蚊蟲。小巧玲瓏的沉香小山,高險之勢令人心愛。有如華山上倚青天,有如小孤直入云霄。我用它當賀禮去祝賀你的生日,以表示我的厚意。你每日面壁讀書,難道還想歸田種地?幸好可把它置在書案,用淡淡的香氣熏著你的佩巾。它不會突發濃烈的氣味,卻有無窮無盡的幽香。不要只飲東坡奉上的壽酒,也要品嘗海南黎族人的野生特產。
蘇軾的修養不僅僅在文學方面,在佛學方面也頗高,所以在文章中多次用到了佛學的理念,而非日常生活所指。蘇軾很謙虛,自嘲智慧不足,被“色,聲,香,味,觸,法”所牽絆,“獨沉水為近正,可以配薝卜而并云”,唯獨沉香,與眾不同,達到了近似引入正途的作用,可以把沉香與郁金香調和,用于輔助修行。
蘇軾雖被貶官到海南,但是可以品味到海南上好的沉香,故對海南沉香的贊譽甚高,“矧儋崖之異產,實超然而不群。既金堅而玉潤,亦鶴骨而龍筋。惟膏液之內足,故把握而兼斤”。海南產的沉香與其他香料都不同,超然不群,它的質地不僅像金子一樣堅硬,而且像美玉一樣油潤,它的外形堅毅嶙峋,富有靈氣,仿佛鶴骨龍筋。其實這一段既是描寫沉香的美德,更是比喻君子的德性,蘇軾借著贊美沉香來砥礪自己的弟弟,做一位品行堅定、精神超然的君子士大夫。
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與佛骨舍利一起出土的鎏金沉香山子
“顧占城之枯朽,宜爨釜而燎蚊”,而越南的土沉沉香呢?則適宜燒火做做飯、熏熏蚊蟲而已。其實越南的土沉香是不是真的像蘇軾描述的這樣“不堪重用”呢?當然不是,舉個例子,越南最著名的熟結沉香——富森紅土,就符合蘇軾描述的“占城之枯朽”,如若拿來燒飯熏蚊蟲也著實是暴殄天物了。這里只是一個比喻,是為了突出海南沉香的品質和地位。
《黎人采香圖》
蘇軾送給弟弟蘇轍一座海南沉香山子作為賀禮,這個沉香山子看起來好像一座小假山,天然造型崎嶇險峻,玩味起來頗有趣味。以幽默調侃的語氣鼓勵弟弟,不要消沉,送給你的這尊沉香山子,你把它放置在床頭的小桌上,讓它的幽香浸染你的床鋪桌案,綿延不絕。
蘇軾的文章因風趣幽默而被人們傳頌,這篇《沉香山子賦》,借由書信,一方面贊揚海南沉香無與倫比的品質,展現了蘇軾樂觀且積極的生活態度,并以風趣的語氣鼓勵弟弟享受精神生活,保持君子的品行,追求超然的境界。默坐靜讀《沉香山子賦》,讓我們了解蘇軾的精神世界,體會兄弟之間的情誼,品味海南沉香蘊含沉靜內斂的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