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穢除煩豁性靈,玉爐風細繞彤庭。
最憐寶鼎煙銷后,身巴成灰氣尚馨。
古人把焚香作為日常清課,書齋里不可一日無香?!胺傧懔曥o”更是古人安頓心靈、修身養性的生活之道。
在古代文人的養生書中,香多與靜心功夫同時提及,尤其是打坐行氣時,身邊都會在焚上一爐香。
黃庭堅晚年被貶宜州,被迫入住在聲音鼎沸吵雜的市集中,鄰居是屠牛的小販,如此糟糕的環境,黃庭堅就靠焚香習靜收斂心神,求得內心清靜。黃庭堅《豫章黃先生文集》:
余謫宜州半載,官司謂不當居關城內,乃抱被入宿子城南。......既設臥榻,焚香而坐,與西鄰屠牛之機相直。
市井喧嘩的叫賣聲與肉屑的腐敗氣味,種種煩雜俗事洶涌侵擾,只需焚香一炷就能夠“靈臺湛空明”,外在煩憂、鬧心之事就在香氣的滌蕩之下,消散于無形。黃庭堅在寫給賈天錫的詩中曾提到焚香的益處:
險心游萬仞,躁欲生五兵。
隱幾香一炷,靈臺湛空明。
古人在養病時更注重焚香靜心,蘇軾在《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,獨酌》一詩中便提到:銅爐燒柏子,石鼎煮山藥。宋人晁說之《新合柏子香,因誦皮日休坐久重焚柏子香,輒以其香贈張簿》詩云:
柏子香清誰喜聞,五言句法更清芬。
病仍春困在難久,遣向吟窗起暮云。
柏子氣味清香,其安神清心的功效,可以穩定病人的情緒。柏子香的制作方法簡單,所用香料也比較樸素親民。
采帶青色、未開破的新鮮柏子隨意采集多少,用沸水焯一下,然后浸在酒中,密封七天,再取出,放在陰涼處慢慢晾干,即成柏子香。
除了精神調養,香在古人生活中也是衛生防疫用品,屠隆《考盤馀事》“香箋”云:
香之為用,其利最溥。物外高隱,坐語道德,焚之可以清心悅神......又可祛邪辟穢。隨其所適,無施不可。
香燃燒散發的氣味,可以免疫避邪、殺菌消毒、醒神益智。香的養生功能為古人所重視,外出時常備“避瘟丹”用以除濕氣,辟邪疫,高濂《遵生八箋》“太倉公避瘟丹方”:
凡官舍旅館,久無人到,積濕積邪容易侵人,制此熟之,可以遠此。宜于五六月,終日焚之,可以避痘遠邪。
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焚香屬外治法中的“氣味療法”。制香所用原料四氣五味的不同,香也便有品性各異的功能或解毒驅蟲、或健脾鎮痛。香學專著《香乘》中記載有治愈頭風的“清神濕香”、治心腹痛的“南番龍涎香”。
清神濕香:芎須半兩、藁本半兩、羌活半兩、獨活半兩、甘菊半兩、麝香少許,右同為末,煉蜜和劑,作餅爇之??捎^風。
南蕃龍涎香:木香二錢半、丁香二錢半、藿香半兩、零陵香半兩、檳榔二錢半、香附子一錢半、白芷一錢半、官桂一錢、肉荳蔻一個、麝香一錢、沉香一錢、當歸一錢、甘松半兩??芍涡母雇?,理氣寬中。
古人通過焚香,既獲得精神上的享受,也求得身心的安康。正如《香乘》作者周嘉胄所說“香之為用,大矣哉!”